冠軍中國·青春接力| 全球最薄的“手撕鋼”能做什么?
一張A4大小的“手撕鋼”,就要400元。因為工藝控制難度大,以前我國只能依賴進口。2020年,太鋼團隊成功研發出0.015毫米超薄“手撕鋼”,打破了世界紀錄。“工作12年,我參與了20余種新型材料的研發,其中印象最深的,還是‘手撕鋼’的研制過程。”青青智造家廖席說。
12月6日,“冠軍中國·青春接力”網絡主題活動暨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四季)系列短視頻之《全球最薄的“手撕鋼”能做什么?》上線。在本集短視頻中,青青智造家、第20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太鋼首席精密箔材工藝工程師廖席,介紹了“手撕鋼”從0.05毫米到0.02毫米,再突破到0.015毫米背后的故事。
“手撕鋼”全稱是寬幅超薄精密不銹帶鋼,是不銹鋼中的“戰斗機”。別看它如此輕薄,徒手就能撕開,但很好地保留了高強度、耐腐蝕、耐光耐熱等特點。制造“手撕鋼”,軋制過程是關鍵。這很像搟面皮,如果說0.8毫米厚的普通鋼材是一個面團,想搟出越寬大、越均勻的“面皮”,難度就越大。每軋0.01毫米,軋機輥系就要重新配比一次。
2017年和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走進山西太鋼考察調研,還稱贊道“百煉鋼做成了繞指柔”。廖席和同事們備受鼓舞,加速研制,“手撕鋼”的厚度從0.02毫米到0.015毫米,創造了世界紀錄。
“手撕鋼”為什么要一薄再薄?因為材料薄了,產品就輕了,用鋼材取代有色金屬箔材大有可為。像是折疊屏手機,折疊20萬次不變形、不斷裂,靠的就是“手撕鋼”。還有電池殼的包覆材料,同樣的體積下,用它能增加17%的容電量。新一代USB接口、汽車制造、飛機的“外衣”、航天壓力傳感器、軍工防輻射服等領域,“手撕鋼”的應用非常廣泛,特別是在高端制造領域。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具有先導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是構建新的增長引擎的重要切入點。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現在,廖席所在的研發小組正向著“手撕鋼”0.01毫米的極限發起沖擊!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11月8日起,由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出品、現代快報+制作、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的“冠軍中國·青春接力”網絡主題活動暨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四季)系列短視頻高燃上線。該網絡主題活動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線,通過全國24座城市30位青青智造家的沉浸式、場景化講述,探尋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改革創新實踐,用AI技術打造的“3D未來之眼”帶網友穿越到美好未來。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吳嫣然/文 田沁/編導 王光強 何劉/攝 倪博雷/后期 閆琳琳/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