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殘聯舉辦第五期康養機構工作者及家長學校心理輔導培訓班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鄧金蓮報道 用愛擁抱愛,讓家庭插上愛的風帆。為進一步推動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保障殘疾人家屬的心理健康,舒緩他們的心理壓力,促進其家庭和諧。5月15日上午,在衡陽市殘聯的指導下,衡陽市創新公益組織研究發展中心聯合“衡陽·心社1921”在衡陽市慧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舉辦了衡陽市殘疾人康養機構工作者及家長學校心理輔導第五期培訓班,邀請李燕老師為大家授課。來自不同殘疾人康養機構的50余名工作者和家長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
培訓伊始,李燕老師通過講解關于“三件事”的概念,以大家分享一件生活中的小事為切入點帶領大家分析理解,以小見大,幫助大家厘清各自的責任,從而更好地去面對并解決生活中的困惑及問題。
隨后,李燕老師向大家分享了一部影片,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告訴大家作為家長不能夠過度控制孩子,要學會適時放手。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關愛,但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身上。
接著,李燕邀請學員們進行互動,每個人都畫出自己原生家庭系統及家庭成員之間的親疏關系圖,并分享自己家庭關系的成因,從而幫助大家了解到父母的原生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和親疏程度。李燕指出,分析原生家庭的影響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而決定成為什么樣的人在于我們自身。
最后,李燕重點講解了NLP溝通技巧,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在無法改變事情本身的當下,我們可以改變對事情的認知并作出相應的反應。以“孩子打破一個杯子”的案例帶領大家進入情境,當孩子打破杯子時,我們能否做到先不急于指責孩子,而是去認真了解事情的全貌,分析孩子的行為是否存在正面動機,思考我們對此是否可以有其他的表達方式,以減少孩子的心理負擔。同時,在與孩子溝通時可以通過位置感知法,與孩子進行換位溝通,并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此外,李燕強調,孩子某一方面的行為并不代表孩子的特征,家長不要隨意主觀地為孩子貼上標簽。
培訓現場氣氛活躍,學員們積極互動,通過李燕老師生動形象的講解及現場練習,讓大家學會了如何正確處理親子關系之中的問題,掌握了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積極應對的相關技巧,大家表示此次培訓意義非凡,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并將運用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