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頭條新聞 > 正文:

      習近平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2023-10-18 18:54:47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涂銘、孫奕)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習近平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強調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風清日朗。天安門廣場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國旗迎風飄揚,相映成輝。

      出席高峰論壇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國際貴賓陸續抵達。人民大會堂東門大廳兩側大屏上共建“一帶一路”項目鎏金十年碩果累累。

      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這是會前,習近平同出席高峰論壇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國際貴賓集體合影。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這是會前,習近平同出席高峰論壇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國際貴賓集體合影?!⌒氯A社記者 申宏 攝

      近平同出席開幕式的外方領導人集體合影。

      在《和平-命運共同體》樂曲中,習近平同外方領導人一同步入會場。全場起立熱烈歡迎。

      10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這是習近平同國際貴賓步入會場。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

      10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近平指出,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提出這一倡議的初心,是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臺。

      10年來,我們堅守初心、攜手同行,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一大批標志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共商共建共享、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指導原則。10年來,我們致力于構建以經濟走廊為引領,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為骨架,以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管網為依托,涵蓋陸、海、天、網的全球互聯互通網絡,有效促進了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大流通,推動綿亙千年的古絲綢之路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

      近平強調,過去10年取得的成績彌足珍貴,經驗值得總結。我們深刻認識到,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只要各國有合作的愿望、協調的行動,天塹可以變通途,“陸鎖國”可以變成“陸聯國”,發展的洼地可以變成繁榮的高地。我們深刻認識到,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是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踐行的是互聯互通、互利互惠,謀求的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不搞意識形態對立,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制裁,反對經濟脅迫,也反對“脫鉤斷鏈”。10年的歷程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站在了歷史正確一邊,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走的是人間正道。我們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和挑戰,為子孫后代創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近平指出,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近平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

      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中方將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參與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辦好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會同各方搭建以鐵路、公路直達運輸為支撐的亞歐大陸物流新通道。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加快陸海新通道、空中絲綢之路建設。

      二、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方將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同更多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主動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擴大數字產品等市場準入,深化國有企業、數字經濟、知識產權、政府采購等領域改革。中方將每年舉辦“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

      三、開展務實合作。中方將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設立人民幣融資窗口,絲路基金新增資金,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中方還將實施1000個小型民生援助項目,通過魯班工坊等推進中外職業教育合作,并同各方加強對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和人員安全保障。

      四、促進綠色發展。中方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繼續舉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建設光伏產業對話交流機制和綠色低碳專家網絡。落實“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到2030年為伙伴國開展10萬人次培訓。

      五、推動科技創新。中方將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舉辦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未來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擴大到100家,支持各國青年科學家來華短期工作。中方將在本屆論壇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愿同各國加強交流和對話,共同促進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發展。

      六、支持民間交往。中方將舉辦“良渚論壇”,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在已經成立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藝術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聯盟的基礎上,成立絲綢之路旅游城市聯盟。繼續實施“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

      七、建設廉潔之路。中方將會同合作伙伴發布《“一帶一路”廉潔建設成效與展望》,推出《“一帶一路”廉潔建設高級原則》,建立“一帶一路”企業廉潔合規評價體系,同國際組織合作開展“一帶一路”廉潔研究和培訓。

      八、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中方將同共建“一帶一路”各國加強能源、稅收、金融、綠色發展、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文化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繼續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成立高峰論壇秘書處。

      近平最后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于世界。讓我們謹記人民期盼,勇扛歷史重擔,把準時代脈搏,繼往開來、勇毅前行,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迎接共建“一帶一路”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智利總統博里奇,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肯尼亞總統魯托,老撾國家主席通倫,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俄羅斯總統普京,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斯里蘭卡總統維克拉馬辛哈,土庫曼斯坦民族領袖、人民委員會主席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埃及總理馬德布利,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莫桑比克總理馬萊阿內,巴基斯坦總理卡卡爾,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馬拉佩,泰國總理賽塔,尼日利亞副總統謝蒂馬,阿聯酋總統特別代表、哈伊馬角酋長國酋長卡西米,法國總統特別代表、前總理拉法蘭,希臘總理高級代表、發展部部長斯克雷卡斯等20多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高級代表,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夫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開幕式。

      普京、托卡耶夫、佐科、費爾南德斯、阿比、古特雷斯也在開幕式致辭。

      丁薛祥主持開幕式。

      蔡奇、王毅、尹力、何立峰、王小洪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