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從這個論壇,領會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世界觀”
5月25日,2023中關村論壇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向前追溯,總書記向2019中關村論壇致賀信、向2021中關村論壇視頻致賀。
三次致賀,有判斷、有倡議、有期許,科技創新是一以貫之的主題詞。在這個國家級、前沿性、國際化論壇上,讓我們通過三個關鍵詞進一步領會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世界觀”。
世界領先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十年前的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政治局同志走出中南海,把集體學習的“課堂”搬到了中關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學習主題。
“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不能”強調,要“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
時間緊迫,時不我待。
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
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承擔著先行先試的任務。那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中關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此后三次向中關村論壇致賀,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關村的期許。
深空深海深地探測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長壽命超導量子比特芯片等重大原創成果持續涌現……作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中關村助力中國科技從“跟跑者”“同行者”向“領跑者”轉變。
新時代十年,我國對世界科技創新貢獻率大幅提高,順利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開放合作
開放合作,是科技創新的應有之義。
在今年的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類要破解共同發展難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合作和開放共享。
開放促創新,合作促發展。
歷經多年發展,中關村論壇已成為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為中國對外科技交流的一張名片。2023中關村論壇以“開放合作·共享未來”為主題,進一步彰顯我國科技開放合作的信心和誠意。
加強科技開放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實乃順應潮流,大勢所趨。我國始終是國際科技開放合作的倡導者、維護者、踐行者。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專門設置“積極促進科技開放合作”一節對此進行部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
自主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單打獨斗,而是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
共贏共享
“同世界各國共享創新發展成果”“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動科學技術更好造福各國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向中關村論壇的三次致賀無不宣示:創新成果應惠及全球,而不應成為埋在山洞里的寶藏。
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獨立的創新中心,或獨享創新成果。科技成果應該造福全人類,而不應該成為限制、遏制其他國家發展的手段。
2021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強調,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促進互惠共享。
來看今年的中關村論壇,專門設立了技術交易板塊,為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個科技成果撮合交易共享提供便利。
共享科技創新成果,中國致力于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中國高鐵寫下共建“一帶一路”的精彩一筆,中國空間站向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開放,緊急調用多顆衛星為他國抗洪救災提供協助……這一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科技支撐、貢獻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
應對時代挑戰、加強開放合作、推動共贏共享,從中關村看中國,看中國科技創新的勃勃生機,看新時代中國與世界攜手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