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丨探秘“神奇裝備”誕生地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出品,現代快報+制作的“探尋中國式現代化之路——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二季)”系列短視頻燃情上線。30位頂流推薦官連麥互動,30個青青學習團沿著“大國重器”“綠水青山”“全面小康”“文化傳承”四條線路,沉浸式打卡學習,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本集短視頻沿著“大國重器”學習線路,打卡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一起尋找智慧屬性和力量屬性的“神奇裝備”,了解如何助力“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摘要】
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連麥頂流】
本集頂流推薦官:
劉慶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
從科技到生活有多遠呢?我們常說在科技成果與產業化之間存在一條“死亡之谷”。如何跨越“死亡之谷”?讓我們的科技成果能夠變成我們產業所需要的技術,這就是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做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落地產業化,進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當中,甚至讓我們有了 “神裝”,有了有如神助的感覺。那到底有哪些 “神裝”呢?歡迎大家來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尋找答案。
【青青學習團】
團長:
王震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校院合作部業務經理
團員:
崔自鑫 南京大學學生
胡曉雨 南京工業大學學生
顧婉倩 蘇州科技大學學生
【本集介紹】
青青學習團在團長王震的帶領下,走進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他們探秘了腦電實驗室,體驗用意念打字、意念玩游戲。在蘇州某消防中隊,他們穿上“外骨骼機器人”,秒變“大力士”,跟隨消防員進行負重登樓訓練。青青學習團收獲了智慧屬性和力量屬性的“神奇裝備”,感受到創新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王震介紹,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作為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九年來,產研院已建設專業研究所72家,累計向市場轉移轉化技術成果6200多項,衍生孵化科技型企業1200余家,服務企業超過2萬家。“我們要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與供給,讓更多的技術成果從實驗室走出去,走進更廣闊的天地,走進咱們的生活。”
作為化學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胡曉雨說,他看到的只是眾多科技成果的一部分,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產業化,“我們要做勇于創新的后浪,讓創新賦能產業,讓科技點亮生活。”
“穿上‘外骨骼機器人’,輕松背起了重重的空氣呼吸器,那一瞬間我深切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顧婉倩說,此外,在腦機所的學習也給她帶來了許多啟發,“我學的是學前教育(師范)專業,在腦機所學到了不少腦科學的知識,這讓我今后在教育引導幼兒思維發展方面有了很多新的思考。”
“這次零距離接觸到了中國了不起的自主研發先進技術,了解到了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體制的改革創新。”崔自鑫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要努力奮斗,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
現代快報+記者 趙丹丹 劉赟/文 李丹/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