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明時代之大勢,行天下之大道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題:明時代之大勢,行天下之大道
新華社評論員
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恢宏篇章,是新時代中國同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生動實踐。
2022年11月14日至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赴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泰國進行訪問。6天5夜,30多場活動,從運籌多邊外交,到引領雙邊關系;從密切大國互動,到深化互利合作;從闡釋中國之治,到回答世界之問……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國發出團結合作、共創未來的時代強音,為促進亞太和世界繁榮發展、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
這是2022年11月16日在泰國首都曼谷拍攝的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標識。新華社記者 王騰 攝
此訪是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我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實踐,是“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在外交舞臺上的生動展現,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
一場“峰會之峰會”聚焦全世界的目光。當地時間14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在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這場會晤,正值中美關系面臨嚴重困難局面,處于何去何從的關鍵節點,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一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關系一向被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系,攸關世界前途命運。
三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持續三個多小時、超過事先商定的時長,兩位元首的交流全面、深入、坦誠——細節預示著新的起點。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拜登的會晤,達到了深入溝通、明確意圖、劃清紅線、防止沖突、指明方向、探討合作的預期目的,為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注入寶貴的正能量。
在這次舉世矚目的會晤中,習近平主席深刻剖析中美關系實質,強調應從把握世界大勢的高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系,摒棄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思維,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共同確保中美關系沿著正確航向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此次中美元首會晤明確了一個方向,就是防止中美關系脫軌失控,找到兩個大國正確相處之道;確定了一個框架,就是共同探討確立中美關系指導原則或戰略性框架;啟動了一個進程,就是要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落到實處,管控和穩定中美關系。
回望風雨歷程,元首外交始終是中美關系的“指南針”和“定盤星”,對兩國關系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是在元首層面為穩控關系、避免沖突采取的最重大行動,有助于兩國關系校準航向、重回正軌,將深刻影響中美關系的走向,深刻影響國際格局的演變。
“中美元首會晤開啟‘架橋’努力”,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此給予積極評價;“會晤最終的結果超出預期”,國外媒體紛紛對會晤進行報道;“中美元首此次會晤是一個重要積極信號”,巴西經濟學家羅尼·林斯認為,此次會晤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穩定增加了信心和希望。中美處理好彼此關系,就是為動蕩變革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這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遠望方覺風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把握歷史大勢、順應時代潮流,更能深刻認識到,中美關系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盡管前行的道路少不了艱難險阻,但只要找到兩國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保持對話溝通,管控矛盾分歧,推動交往合作,就一定能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二)
這是一份意蘊深厚的國禮。11月19日,習近平主席將“復興號”動車組模型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贈給泰國總理巴育。厚重的禮物,講述著中泰關系發展的生動故事,也折射出中國與亞太地區經濟體密切合作、共同發展的廣闊圖景。
當前,亞太地區局勢總體穩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主流,區域合作不斷取得進展,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帶。與此同時,隨著世界經濟風險快速積聚,個別國家推行帶有冷戰色彩的“印太戰略”,亞太合作經歷嚴重外部干擾。
站在十字路口,世界向何處去?亞太怎么辦?習近平主席鑒往知來、辨明大勢,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指明深化亞太合作的前進方向,倡導走和平發展之路、開放包容之路、和衷共濟之路,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建設和平穩定、共同富裕、清潔美麗、守望相助的亞太命運共同體。無論是闡述新形勢下推進亞太合作的六點思路,還是與印尼、泰國簽署系列合作文件,都為亞太繁榮發展帶來新機遇、注入新動力。
這是2022年10月4日在泰國猜也蓬府拍攝的由中國金風科技提供的風力發電機。新華社記者 宋宇 攝
亞太經合組織因水結緣。匯聚千流的廣袤太平洋,映照亞太地區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增長帶的輝煌歷程,也見證著新時代中國扎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的智慧與擔當。2013年以來,無論是在雁棲湖畔首提“亞太夢想”,還是在莫爾茲比港倡導“同舟共濟”;無論是強調“開放是亞太合作的生命線”,還是宣示“始終做世界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之錨”,習近平主席始終關注亞太發展,多次闡述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為亞太地區深化合作、共同繁榮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這是2022年10月27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拍攝的建設中的雅萬高鐵德卡魯爾車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在印尼,隨著習近平主席和印尼總統佐科發出“開始”的指令,嶄新亮麗的綜合檢測車緩緩駛出雅萬高鐵德卡魯爾車站。在泰國,習近平主席與各方一同播下布特拉加亞愿景的種子,期待培育出亞太共同發展的繁榮之花。攜手同行,發展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加強合作,我們就一定能續寫更加精彩的“亞太奇跡”。
(三)
“世界人口達到80億。”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開幕當天,聯合國宣布了人類發展史上新里程碑的到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這是人類思考對地球負起共同責任的時刻。
這是2022年11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拍攝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會場外的標識。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但人類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新冠疫情反復延宕,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全球治理赤字日益凸顯,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疊加。“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課題一次次警醒著人類。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等重要多邊場合,習近平主席呼吁各方深化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困局,又一次在歷史轉折關頭指出了世界的前進方向。
面對人類發展重大挑戰,呼吁各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重溫團結合作初心,倡導二十國集團體現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各國謀發展,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謀進步;著眼全球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需要,提出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針對當前最緊迫的糧食、能源危機,提出暢通供應鏈,建設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大宗商品市場的解決之策……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戰略眼光的全球發展和治理方案,為時代之問提供中國答案,為國際社會帶來寶貴信心。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說,中國倡議“為世界經濟復蘇指明方向。這是中國為G20、地區乃至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
共渡難關、共創未來,需要思想的引領,更離不開行動的落實。“各國應該說到做到,多曬成績單,而不是喊口號。”從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到推動建設全球經濟復蘇伙伴關系;從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投入,到全面落實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新時代中國始終致力于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始終想著發展中國家的難處,照顧發展中國家關切,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各國共同發展才是真發展”的理念。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方面,中國所作的努力無可比擬。
這是2021年7月28日拍攝的哈薩克斯坦圖爾古孫水電站(無人機拍攝)。圖爾古孫水電站項目于2017年開工建設,是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哈產能合作水電領域首個落地的重點項目。新華社發(奧斯帕諾夫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年來,“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成員已逾60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發表的領導人宣言,反映各方共識和主要合作成果,納入中方在國際經濟合作領域的重要理念主張;法國、意大利等國領導人明確反對陣營對抗,主張加強多領域合作;南非、阿根廷、菲律賓等國期待更深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無論是韓國、日本等隔海相望的近鄰,還是智利、坦桑尼亞、塞內加爾等遠隔大洋的國家,都表達了與中方加強對話溝通、推進務實合作的強烈愿望。當個別國家熱衷“筑墻設壘”,強推“脫鉤斷鏈”,企圖打造封閉排他的“小圈子”,合作的熱潮再次有力證明,對話合作、互利共贏是人間正道和大勢所趨,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不得人心、沒有市場,歷史大勢終將浩蕩前行!
(四)
“中國代表團下榻的酒店一直門庭若市……與習近平會面的領導人絡繹不絕。”出訪期間,一家西班牙媒體這樣描述。繁忙的外交日程表,見證中國不斷擴大的“朋友圈”,更折射出各國對中國未來發展的信心和期待。
從深入交流的雙邊會見,到縱橫捭闔的多邊外交,習近平主席向各方介紹黨的二十大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確定的中心任務,重點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闡述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中國14億多人口實現現代化將給世界提供超大規模市場,中國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將帶動各國共同發展進步,中國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將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中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推動世界綠色低碳轉型,中國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開誠布公的宣示,勾勒出中國發展的大勢與走向: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是傳統大國崛起的翻版,更不是國強必霸的再版,而是造福中國、利好世界的正道。開放合作的邀約,描繪中國與世界攜手前行的美好前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人類整體進步,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機遇。
這是2022年11月5日在上海拍攝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技術裝備展區。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在深入交流互動中,各國對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有了更多的認同,對中國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有了更多的期盼,對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從而更好地讀懂中國。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洞悉時代潮流,在人類發展面臨重大挑戰時勇毅前行,在備受矚目的外交大舞臺上,習近平主席展現了光明磊落的大國領導人風范、立己達人的天下情懷、把握大勢的深邃智慧、自信從容的勇毅擔當、重情尚義的崇高品格,世界再次見證了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這是2022年9月25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新時代新征程上,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我們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攜手各國人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