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頭條新聞 > 正文:

      人民領袖丨習近平的202“1”

      2021-12-25 16:32:55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首次以慶典的方式慶祝“黨的生日”。

      天安門城樓上,習近平書記立足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向全黨、全中國、全世界莊嚴宣告:

      “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歷史潮涌,百年不過長河一浪,卻足以書寫改天換地的人間傳奇,繪就翻天覆地的壯闊畫卷。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第一個百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黨的盛典,人民的節日,在這一年交織出歷史的經緯。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間坐標上,2021年,成為向歷史致敬的一年,更是向未來出發的一年。

      這一年,習近平書記站在擘畫新征程的起點,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堅持“一”盤棋意識,追求“一”流永無止境……

      征程再啟,百年大黨初心如磐,前路漫漫惟有奮斗。

      2021年7月,全國防汛抗洪進入關鍵時期。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登封市唐莊鎮龍頭村附近突發山洪,消防救援人員在轉移被困村民。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登封市唐莊鎮龍頭村附近突發山洪,消防救援人員在轉移被困村民。

      當得知河南遭遇極端強降雨,正在西藏考察的習近平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組織力量防汛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嚴防次生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西藏之行,歷時三天。盡管行程緊湊、日程滿滿,考察的每一天,有關汛情和防汛抗洪的進度報告,總是第一時間擺到總書記的案頭。

      7月23日,在聽取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總書記強調:“生命重于泰山啊!發展和安全必須處理好。”他叮囑自治區負責同志:“西藏也要落實好這些要求,也要做好自然災害防范和處置工作。”

      在各種災害和危難面前,是生命第一還是利益至上?這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須答好的必答題。

      在湖北武漢解放大道上,有一座特別的天橋。上面標記著抗疫中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名稱和人數,鐫刻著2020年那段生命至上、攜手同心的日子。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人民生命重于泰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在那場同心戰疫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聲音傳向全國,印刻在了記憶的年輪之上,亦印刻在了無數國人的心中。

      2020年3月6日,在湖北省武漢市的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醫護人員用負壓救護車轉運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做CT檢查(無人機照片)。

      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懷胎七月的孕婦,從垂暮之年的孤寡老人到生活困難的殘障人士……“一個都不放棄”的堅持,是面對疫情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堅定行動。

      “當面對一種未知病毒、面對危險時刻,一些人可能會陷入絕望,覺得只能一切聽天由命。而中國采取了果敢的做法。”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布魯斯·艾爾沃德贊嘆:中國盡最大努力挽救每一個生命。

      2021年,疫情防控常態化。總書記統籌部署:“疫情防控不能放松”“呵護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尊嚴”“保證人民群眾生活少受影響、社會秩序總體正常”……

      無論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還是防汛救災,總書記強調最多的就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2021年5月5日,上海,市民和游客在“首部黨章誕生地”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瞻仰。

      上海靜安區繁華的鬧市中,一排灰白色的石庫門建筑在綠樹的映襯下顯得莊重而靜謐。輔德里625號,99年前,中國共產黨首部黨章在這里誕生。

      在今年黨史學習教育大會上,總書記重申黨章規定:“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

      百年大黨,穿越風云。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初心從未改變。

      廣西柳州街頭,螺螄粉店隨處可見。這碗起源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夜市的地方小吃,如今是柳州最亮眼的新名片之一。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總額達91.18億元,漲幅82.65%。

      2021年4月26日,總書記在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了解螺螄粉生產情況。

      2021年4月26日下午,總書記走進廣西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了解這一特色產業的發展情況。在得知螺螄粉從小米粉發展成為超百億元規模的大產業后,總書記高興地說:“很驚奇!小米粉大產業,搞出這么大的動靜來、搞出這么大的規模來!”

      一碗螺螄粉催生一座產業園,創造30萬多個就業崗位,帶動約5000戶貧困戶2.8萬人脫貧增收……總書記指出,發展特色產業是地方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大實招,要結合自身條件和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廣西一食品有限公司螺螄粉生產車間,工人在生產線上包裝螺螄粉。

      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總書記始終牽掛著發展特色產業這篇大文章。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是沙縣小吃走向全國的起點。如今,沙縣小吃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

      今年3月考察俞邦村時,總書記為沙縣小吃指明發展方向:“要抓住機遇、開闊眼界,適應市場需求,繼續探索創新,在創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領風騷。”

      江孜昵煒藏毯廠工人正在對卡墊進行修剪(2021年10月29日攝)。

      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加牙村,編織藏毯時鐵梳子拍打紗線的聲音已傳響了幾個世紀。如今,一張張藏毯不僅有效盤活了青海特色資源,還為實現綠色發展生態富民、融入“一帶一路”外向發展注入無限潛能。

      正如總書記6月考察藏毯生產車間時所說:“藏毯產業是符合青海實際的產業,有扶貧致富、推進鄉村振興的作用,還有促進民族團結的作用。”他希望青海發展更多這樣的特色產業,靠創新實現更好發展。

      …………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

      “十四五”規劃綱要對發展特色產業這“一”大實招有諸多著墨:“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發展各具特色的現代鄉村富民產業”。

      “十四五”開局之年,從貴州畢節苗繡到青海藏毯,從福建沙縣小吃到廣西柳州螺螄粉……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我們看到廣袤大地上蓬勃生長起來的特色產業,正在為邁向新征程的中國經濟帶來滿園春色。

      山東東營墾利,大河浩蕩。

      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九個省區,黃河一路沖關奪隘、千折萬轉、奔騰萬里,在這里匯入茫茫渤海。

      2021年10月20日,總書記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考察。

      10月20日下午,總書記站在黃河入海口碼頭憑欄遠眺,了卻了多年的一個心愿:“今天來到這里,黃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實了。”

      兩天后,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濟南召開。面對前來參加座談會的沿黃九省區、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總書記語重心長:“‘十四五’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抓好重大任務貫徹落實,力爭盡快見到新氣象。”

      滔滔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總書記一直關心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源頭到入海口,總書記足跡遍布黃河上中下游沿線。

      從中游鄭州到下游濟南,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到“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總書記兩次強調“一盤棋”思想:

      “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更加注重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特別是不能搞各種各樣的開發區。”

      “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把系統觀念貫穿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過程。把握好全局和局部關系,增強一盤棋意識,在重大問題上以全局利益為重。”

      今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體思路和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從水資源、污染防治、產業、交通、文化、民生等各個方面,對黃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分別作出全面系統、細致入微的安排,搭建起黃河保護治理的“四梁八柱”。

      “一盤棋”思想貫穿其中。

      2021年5月13日拍攝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色(無人機照片)。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是內在統一的,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今年以來,總書記赴地方考察,生態文明建設始終是一項重要安排。2月在貴州畢節看烏江,3月在福建深入武夷山,4月在廣西桂林乘船調研漓江陽朔段,5月在河南南陽了解南水北調中線情況,7月在西藏一路關注綠色發展……

      祖國的山山水水見證了總書記心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情懷。

      “要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統籌保護和發展,有序推進生態移民,適度發展生態旅游,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上下同心、齊抓共管”;

      “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

      “十四五”開局之年,“一盤棋”為新征程錨定綠色航向。

      “少些套路”“算術題很容易”……

      “希望你們再努力一下”“每一個小群體都不該被放棄”……

      2021年,醫保藥品談判再現“靈魂砍價”,你來我往、“錙銖必較”的談判場景在社交媒體上刷屏,感動了無數網友。

      12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本次調整,共計7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涉及21個臨床組別,新納入藥品精準補齊腫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見病、婦女兒童等用藥需求,患者受益面廣泛。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這一老百姓的迫切期待,一直被總書記放在心里。

      今年3月,總書記回到度過“一生中最好的年華”的福建考察。

      2021年3月23日,總書記在三明沙縣總醫院住院樓一層大廳,同醫護人員、患者親切交流。

      三明醫改,全國聞名。考察期間,總書記專程來到三明市沙縣總醫院。在一張柱狀圖前,總書記駐足細看。醫院藥品耗材收入下降,醫療服務收入提高。2019年,三明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6%。百姓有著實打實的獲得感。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總書記強調,“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

      書記勉勵醫務人員說:“我很關注你們的改革。這是一種敢為人先的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覺悟擔當。”

      時光穿梭回20余年前,昨日的鏡頭,今日的景象,共同的關切。

      2000年11月,在福建省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指出,醫療機構要加快改革步伐,從制度上解決“以藥養醫”帶來的問題,讓利于民,讓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破題、解題,一切從人民需要出發。

      今年3月6日,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指出:“要繼續加大醫保改革力度,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深化醫保基金監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

      2021年5月12日,廣州,疫苗接種現場。

      “十四五”開局之年,從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掛牌,到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再到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步伐加快。

      今年,國家對新冠肺炎患者繼續實行免費救治政策、新冠病毒疫苗和接種費用全部由醫保和財政負擔,充分發揮醫保為人民群眾紓困解難作用。

      2021年1月10日,在廣西柳州市人民醫院“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患者辦理“一站式”結算。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被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總書記強調:“看大病在本省解決,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的頭疼腦熱在鄉村解決。這個工作要在‘十四五’期間起步。”

      從高度肯定“敢為人先”的福建三明醫改,到強調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再到要求提高醫療衛生為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一枝一葉、一點一滴,總書記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不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邁向新征程的“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2021年芳菲四月,清華學子迎來了他們的“學長”習近平

      這位從清華園走出來的國家最高領導人,為母校110周年校慶送上“節日祝賀”的同時,也為高等教育發展勾畫藍圖。

      在清華大學西體育館后館與師生代表座談時,總書記談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這一命題。

      2021年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總書記來到清華大學考察。

      “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有一流大學群體的有力支撐,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他語重心長地說:“追求一流是一個永無止境、不斷超越的過程,要明確方向、突出重點。要培養一流人才方陣。建設一流大學,關鍵是要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這不是總書記第一次將目光投向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時間撥回到6年前,2015年8月,總書記主持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這次會議涉及權力監督、司法、教育、民生四大領域,審議通過了四個《意見》、一個《方案》、一個《辦法》。其中,一個《方案》便是《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該《方案》強調,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推動實現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到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自此,“雙一流”逐步走入公眾視野。

      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畢業生參加畢業典禮。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2021年4月19日,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總書記不無感慨地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建設什么樣的世界一流大學?怎樣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總書記思慮頗深:

      “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

      “建設一流大學,關鍵是要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

      2021年12月17日,習近平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

      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根本在于培養一流人才。

      曾在清華園里度過人生重要階段的習近平,對我國高等教育有著堅定信念:“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開拓視野、兼收并蓄,扎扎實實把中國教育辦好。”

      2021年春天,一幅“兩個辛丑年”的對比圖在互聯網上刷屏。

      1901—2021,從簽訂《辛丑條約》時的喪權辱國,到新時代國際舞臺上的昂揚自信,人們感嘆穿越兩個甲子,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1年10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中非開啟外交關系65周年。

      今天的中國,已今非昔比。

      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影響。人類歷史的十字路口,如何應對大變局?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引導人們沿著正確方向攜手前行?

      回答時代課題,習近平主席以宏闊的視野和歷史擔當解時代之問:“合作共贏是唯一正道。”

      2021年,習近平主席親力親為,持續開展“電話外交”“書信外交”,出席一系列重要多邊視頻峰會,推動同主要大國關系穩定發展,厚植同周邊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友誼,深化國際和地區合作。

      年終歲末,習近平主席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年內第二次視頻會晤。這是2013年以來兩位元首的第37次會晤。《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兩國全年貨物貿易額有望再創歷史新高,中俄科技創新年圓滿落幕,核能合作等戰略性大項目順利實施……在元首外交的持續引領下,中俄“背靠背”戰略協作和全方位務實合作不斷深化。

      2021年2月17日,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崇禮云頂滑雪公園訓練,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

      不久后,普京總統將訪問中國并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兩國元首將舉行近兩年來首次線下會晤。這一別開生面的“冬奧之約”將備受全球矚目。

      同樣備受世界矚目的還有中美關系。

      “中美合作也許不是萬能的,但沒有中美合作是萬萬不能的。”今年11月,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時,習近平主席這句話為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寫下鮮明注腳。

      今年以來,中美兩國領導人進行了三次對話。中美兩國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兩國民意期盼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關系。

      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回顧這30年來的不平凡歷程,習近平主席言真意切:“我們走出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邁向日益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為推動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今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以歷久彌堅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揭示中非深厚友誼之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主持公道、捍衛正義,順應時勢、開放包容。”

      2021年,習近平主席在重要外事活動中持續向世界發出合作共贏的中國強音。

      不是清談館,要做行動隊。

      中國最早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如今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20億劑新冠疫苗,占中國以外全球疫苗使用總量的三分之一。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已與145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中歐班列實現了月行千列、年行萬列。今年1月至11月,中歐班列開行13817列,成為歐亞大陸國際貿易的“大動脈”。

      作為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前三大貿易伙伴,中國已連續15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被譽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動力源”。

      2021年10月30日,“四葉草”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周圍花團錦簇,彩旗飄揚,盛會氛圍濃厚。

      走在合作共贏的唯一正道上,習近平主席堅定向世界宣示——

      “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

      上下“一”心,勇毅前行;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